潜龙实证艾灸论坛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乐呵呵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脚脖子凉

 关闭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好友

38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101#
发表于 2014-4-20 21:20:36 |只看该作者
中午17:00施灸:三阴交+关元+膻中穴
期间,双乳和双脚有过明显热灸感。与人说话,不够认真,没扑捉到特明显艾灸细节感觉。但施灸完关元穴有一层水。
备注:
1老师,最近施灸完关元穴肚子上总是有一层水。脚后跟内侧近日长了几颗脚气,不知跟这是否有关?
2连续三日干咳,好像不是上火,也没感冒,所以今天除以上三个穴位就在18:00施灸了太渊穴,施灸半小时后干咳消失,施灸完间隔变长。另外,施灸中热感一直集中在心腧穴处,这是近日很少有的现象(有段时间热灸感没有长时间停留在心腧穴)。
3老师,最近我施灸的穴位:合谷+三阴交+关元+膻中穴+阴包穴+脑空穴+风池穴
这个干咳,是不是我理解错了您的意思,施灸穴位多,时间持续长(合谷,阴包穴都是一个一个手持灸,每个一小时),气血供给跟不上有关呢?最近偶尔有点感觉气短,心腧穴有异样的感觉。希望您指点确认一下我的方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3

好友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突出贡献 论坛元老

102#
发表于 2014-4-21 21:05:00 |只看该作者
乐呵呵 发表于 2014-4-14 21:24
谢谢老师精细地剖析和指导!
早晨6:20施灸左合谷穴
热的传递顺序是5分钟就到小臂、胳膊肘、上臂、肩膀、颈 ...

1.可考虑同时施灸阴包穴。

2.双侧三阴交穴第一次有呼呼火浪似地向上扑涌的灸感,至双腿、腹腔、胸腔有强热感,同时,左肩井穴第一次明显有汩汩热浪外涌。
——三阴交出现的火浪属于武火,刚刚点着,燃烧熊熊,过段时间,武火会变成文火,温而不热,此火有力,对身体有大益。
——肩井穴的热浪外涌是必然要出现的。此穴中的“井”字的含义,你应该体会到了吧,这是古人给穴位取名的智慧之处,并非胡乱而得
艾灸注意事项:1、艾灸四小时内不碰水(包括洗碗、洗澡等);2、可以适量喝一点温水、前后一小时不饱食;3、艾灸时室内不要有对流风或有风直吹身上、灸后注意避风。4、本论坛的孕期艾灸均是个案,孕妇请勿擅自模仿操作。
女性艾灸者在有受孕可能的情况下,请务必自行停灸。
5、一般连续灸满7天休息2天(潜龙另有要求除外),【休息情况继续反馈,等候管理员提亮后调整方案】(如遇未及时回复参照本版通告栏指示操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3

好友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突出贡献 论坛元老

103#
发表于 2014-4-21 21:22:06 |只看该作者
乐呵呵 发表于 2014-4-17 09:58
早晨5:30施灸做合谷穴
5-30分钟,左侧肩头、上臂、胳膊肘有灸热感
30-45分钟,左侧肩头至大椎间有灸热感, ...

1整天后脑勺至大椎穴都有僵硬、异样感,尤其下午至晚上头部木胀,头顶还有点麻疼感,后脑勺至大椎穴一直僵硬且有微疼感。老师这是排异排病反应吗?我鬓角零星长有一些白发是跟这有关吗? 晚上很难受,灸了风池穴有所好转才入睡,刚施灸风池穴非常痒。
——头后部的僵硬是病灶反应无疑。为何如此强烈?只是此处你的问题时间既久,病灶较深的缘故。道家修炼之人打通任督二脉时,有通三关之说,一为尾闾关,二为夹脊关,三为玉枕关。三关当中,玉枕关最难打通。你现在发紧的部位就属于玉枕关的位置,病灶反应强烈而久,与道家的修炼颇为相似,所以此时的耐心和信心最为关键,勿急勿躁,徐徐而进,必有所得。
——鬓角白发跟胆经有关,也跟此处有关,因为胆经从此处而过。


2灸右侧阴包穴半小时后囊肿有强热感,伴有跳动,左囊肿有胀且转动感,始终没有疼感。
有转动感是个好现象,说明囊肿有可能痛卵巢有所分离了,但目前只是猜测。
艾灸注意事项:1、艾灸四小时内不碰水(包括洗碗、洗澡等);2、可以适量喝一点温水、前后一小时不饱食;3、艾灸时室内不要有对流风或有风直吹身上、灸后注意避风。4、本论坛的孕期艾灸均是个案,孕妇请勿擅自模仿操作。
女性艾灸者在有受孕可能的情况下,请务必自行停灸。
5、一般连续灸满7天休息2天(潜龙另有要求除外),【休息情况继续反馈,等候管理员提亮后调整方案】(如遇未及时回复参照本版通告栏指示操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3

好友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突出贡献 论坛元老

104#
发表于 2014-4-21 21:34:05 |只看该作者
乐呵呵 发表于 2014-4-18 00:19
早6:30施灸左侧合谷穴
20分钟,左肩有温热感,个别部位有强热疼感。
45分钟,左侧后脑有温热感。

1、中午施灸完三阴交+关元+膻中穴,后脑向后仰疼的症状不是减弱,而是加重,并且下午还有左侧后脑勺疼,头闷蒙,头部极不适的症状。
——所灸穴位为阴经,阴经好静,为养,或与此有关。

2.施灸风池穴+命门,虽然没有强灸感,可灸后后脑勺至大椎处不适感和向后仰的疼感减轻。
——风池,命门均属于阳经,阳气更足,所以对于后脑的不适有减轻的作用。

3.3、施灸脑空穴+右侧阴包穴,怎么整个头都很不舒服,太阳穴、眼眶、眼睛胀疼,原定施灸1小时,最后施灸1个半小时,这些不适才有所缓解。这是什么原因,请指点,老师!
——目前的阶段,不适感增加,或者范围扩大,均是疏通脑部经络的不同表现,静观其变为宜。


4、这次施灸右侧阴包穴和脑空穴一起,囊肿的灸感也和上次单独施灸此穴灸感差别很大,上次是囊肿一直处于灸热感中,没有疼感;这次是一直只有疼感,没有热感。老师,这是跟和脑空穴一起施灸的原因吗?
——这个不好判断!要想验证,只能多灸几次同样的穴位才可做出正确的分析。疼和热有着不一样的作用。疼一般是气血通过时受阻而产生,热则是起到指向的作用。这是潜龙的粗浅认识,仅供参考交流。
艾灸注意事项:1、艾灸四小时内不碰水(包括洗碗、洗澡等);2、可以适量喝一点温水、前后一小时不饱食;3、艾灸时室内不要有对流风或有风直吹身上、灸后注意避风。4、本论坛的孕期艾灸均是个案,孕妇请勿擅自模仿操作。
女性艾灸者在有受孕可能的情况下,请务必自行停灸。
5、一般连续灸满7天休息2天(潜龙另有要求除外),【休息情况继续反馈,等候管理员提亮后调整方案】(如遇未及时回复参照本版通告栏指示操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3

好友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突出贡献 论坛元老

105#
发表于 2014-4-21 21:40:28 |只看该作者
乐呵呵 发表于 2014-4-19 22:08
6:30施灸右侧合谷
30分钟,左肩有热疼感;
40分钟,右侧头部有热感,左右双肩有肩疼感;

1.80分钟,囊肿疼感消失,灸感集中到后脑勺、腰部、八缪穴同上有异样感。
——这个很好,灸感集中的地方均是病灶比较顽固的地方。

2.40分钟,灸感集中到后脑勺,且有由腰至颈椎再到后脑勺的感觉
——来回动动更好。

3.此次施灸觉得左侧小肠经历经的左肩及小臂后面有强的疼感。并且,无论施灸哪灸感总会集中此经络线路。右侧小肠经没感觉。
左侧距离心脏较近,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吧,所以反应较为强烈。小肠经有一条分支通向小腹,所以小腹的感觉和小肠经的反应之间有着某种的联系。继续观察。
艾灸注意事项:1、艾灸四小时内不碰水(包括洗碗、洗澡等);2、可以适量喝一点温水、前后一小时不饱食;3、艾灸时室内不要有对流风或有风直吹身上、灸后注意避风。4、本论坛的孕期艾灸均是个案,孕妇请勿擅自模仿操作。
女性艾灸者在有受孕可能的情况下,请务必自行停灸。
5、一般连续灸满7天休息2天(潜龙另有要求除外),【休息情况继续反馈,等候管理员提亮后调整方案】(如遇未及时回复参照本版通告栏指示操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3

好友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突出贡献 论坛元老

106#
发表于 2014-4-21 21:44:12 |只看该作者
乐呵呵 发表于 2014-4-20 21:20
中午17:00施灸:三阴交+关元+膻中穴
期间,双乳和双脚有过明显热灸感。与人说话,不够认真,没扑捉到特明 ...

1老师,最近施灸完关元穴肚子上总是有一层水。脚后跟内侧近日长了几颗脚气,不知跟这是否有关?
——有关。内侧具体的位置在哪里?然谷穴附近还是水泉穴附近?

2连续三日干咳,好像不是上火,也没感冒,所以今天除以上三个穴位就在18:00施灸了太渊穴,施灸半小时后干咳消失,施灸完间隔变长。另外,施灸中热感一直集中在心腧穴处,这是近日很少有的现象(有段时间热灸感没有长时间停留在心腧穴)。
——这三日的干咳出现在什么时间段?

3.老师,最近我施灸的穴位:合谷+三阴交+关元+膻中穴+阴包穴+脑空穴+风池穴
这个干咳,是不是我理解错了您的意思,施灸穴位多,时间持续长(合谷,阴包穴都是一个一个手持灸,每个一小时),气血供给跟不上有关呢?最近偶尔有点感觉气短,心腧穴有异样的感觉。希望您指点确认一下我的方案。
先把干咳的时间搞清楚,再做分析。
艾灸注意事项:1、艾灸四小时内不碰水(包括洗碗、洗澡等);2、可以适量喝一点温水、前后一小时不饱食;3、艾灸时室内不要有对流风或有风直吹身上、灸后注意避风。4、本论坛的孕期艾灸均是个案,孕妇请勿擅自模仿操作。
女性艾灸者在有受孕可能的情况下,请务必自行停灸。
5、一般连续灸满7天休息2天(潜龙另有要求除外),【休息情况继续反馈,等候管理员提亮后调整方案】(如遇未及时回复参照本版通告栏指示操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38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107#
发表于 2014-4-22 22:24:12 |只看该作者
中午12:30施灸:三阴交+关元+膻中穴
15分钟,心腧上下、腋窝、腹部有灸热感;
20分钟,后脑勺、双肩胛骨有灸热疼感;
25分钟,左胸及左乳有热感;
30分钟,左右胳膊肘有灸热疼感;
45分钟,热感又停留到心腧和后脑勺上;
60分钟,除后脑勺有温热感,其余部位没有明显灸感。

17点施灸风池穴
5分钟,早晨仰头疼的部位有灸热感,随后热至肩胛骨;
15分钟,后脑勺有灸热感;
30分钟,从后脑勺至后背上半截有灸热感,且出微汗,随后头脑清醒许多,同时,刚刚的热灸感瞬间消失,只在灸处有热感;
40分钟,全身无明显灸感,只是百会穴右侧有一点异样感,似有什么挣扎着向外冒,还略微有一丝丝胀疼;
60分钟,百会穴左侧也有右侧的那种异样感,且似头顶不仅仅紧疼,还比别的部位凉;
70分钟,头顶紧疼消失,但仍有艾灸攻克某一不通畅经络所特有的麻刺感,并不断向额头方向推移,直至额至发际处和太阳穴都有都有这种麻刺感;
120分钟,艾灸结束时,头顶至发际处均有麻刺胀热感,只是个别部位灸感强烈些。

备注:
1今天施灸三阴交+关元+膻中穴,灸热感出现的部位比较多:心腧、腋窝、腹部、左胸、左乳、肩胛骨、后脑勺、胳膊肘等,看来是艾灸不断反复地修复这些曾经攻克的部位。关元灸完依然有一层水。
2此次施灸风池穴120分钟,是因为施灸60分钟时,头顶病灶部位似乎刚刚被灸热触动。将灸感从头顶传递至前额发际处就用了40分钟,再将头顶至发际处从木、胀、疼、凉感转变为麻、刺、略微有点热感,也就是那着经络通畅前的特有灸感,又用了50多分钟。正如老师所言,此处是个顽症之处,难以攻克,但施灸2小时,还是有明显灸效,我很有信心和耐心坚持的。
3今天施灸似乎艾灸主要去攻克头部经络,囊肿始终无明显灸感。

回应老师以上5次回复的问题:
1最近施灸完关元穴肚子上总是有一层水,脚后跟内侧水泉穴附近日长了几颗脚气。
2连续三日干咳。老师,我的左手大拇指有近日疼无法做叉腰的动作,尤其早起疼得厉害,干咳让我发现左鱼际穴非常疼,几乎无法碰,就连续施灸此穴近120分钟,期间小肠经经历的左肩胛骨和左上臂外侧以及左臂肺经经历的部位都有明显的疼感、热感。施灸完120分钟,小肠经和肺经所在之处或者没有灸感或者只有温温的感觉,干咳也消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38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108#
发表于 2014-4-23 14:44:00 |只看该作者
早6:15施灸左侧合谷穴
15分钟,头后仰疼处及大椎穴附近有灸热感;
30分钟,灸热至双臂上端外侧,左臂热胀,右臂疼热,头顶至发际线麻胀;
60-70分钟,后脑勺有热感,头顶的麻胀减轻,头部也轻松许多,变为麻刺微热的灸感。

12:30灸三阴交+关元+膻中穴
10分钟,大椎穴附近和后脑勺有强热感,随后心腧也有热感,随后午休;
60分钟,灸感集中在头顶至发际,有麻刺热感;
70分钟,灸感转移至双乳,艾灸结束。

16:50施灸双阴包穴
5分钟,两侧囊肿有胀感,且转动;
30-40分钟,腹腔似有一气团在腹部转动;
40-60分钟,气团只停留在小腹处,有轻微胀、鼓、动感;
60-70分钟,气团上移至胃部,且有缓慢蠕动;
在这施灸的70分钟中,灸热感在20分钟时,先至风池穴,随后到后脑勺、头顶,头顶至发际线很长一段时间保持麻刺那种疏通经络的灸感;

21点施灸风池穴
此次施灸风池穴2柱,历时90分钟,灸感很简单,一直保持温热的灸热停留在头顶至发际,只是偶尔会某处有一下那种刺胀感,整天灸感非常稳定,同时,也没向别处转移。

备注:
1、今天施灸这些穴位,似乎所有的灸热都在攻克头顶至发际那块经络。老师,值得一提 的是,最后施灸风池穴,温热在头顶至发际保持一个多小时,且灸热始终不转移,这是在我艾灸过程中很少遇到的。因为我理解到这种温热状态,经络基本应该疏通,即使有些不通,期间,灸热也会转移至别处,再回来修复。老师,是头部这个特殊部位,还是其他部位比头顶疏通的好没有转移,还是或许就是我理解有误呢?请指点。
2、施灸双阴包穴,先是两侧囊肿胀,且动,后似有一气团在腹腔转动,然后气团再停留在小腹,并伴有胀鼓感,最后气团移至胃里缓慢蠕动。老师,这是什么现象?施灸中囊肿始终没有疼感。
3、老师问一个生活常识,从中医的角度是早起洗澡合适还是晚上睡前洗澡合适,因为这涉及艾灸时间的选取,谢谢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38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109#
发表于 2014-4-24 16:25:15 |只看该作者
12:30施灸三阴交+关元+膻中穴
5分钟,灸热就集中到背部上半截的心腧、肩胛骨及双肩,20分钟开始午休。
60分钟,热一直集中在心腧附近,且双腿内侧温热。

16:30施灸阴包穴+合谷
一施灸,左肩胛骨上有一点就有热疼感,像是小肠经的天宗穴。
20分钟,沿小腿内侧到双脚有向下传递热的感觉,左侧天宗穴的疼减弱,肚子咕噜咕噜叫。
25分钟,肚子开始有气团的鼓动感。
35分钟,左肩胛骨的疼点变为热点,头顶后脑勺开始发紧,随后左臂外侧有一条线有明显灸热感(自认是小肠经);
45分钟,头顶及后脑勺就灸热感;
60分钟,热又传递至左臂外侧那条经络线上,肚子有气团的鼓动感,后脑勺头顶有热胀感;
70分钟,全身微汗,汗后头脑清醒,刚刚头部及身体的灸热感瞬间消失,只有两侧囊肿开始胀动,随后有气团鼓动,然后气团停留在小腹,再蠕动至胃部,并不断向上顶,最后慢慢消失。同时,囊肿的胀动变为跳疼。一直重复上述的灸感。
125分钟,艾灸结束,囊肿不疼,只是有灸热感集中在囊肿上,头部从70分钟出汗,再无灸感。

21:00施灸风池穴
施灸60分钟,始终没有明显的灸感,包括头部。

备注:
1、        老师,早起头后仰依然困难,颈椎及头部的紧疼改观了许多,但双肩及背部还是非常的紧,且脊柱中部及两侧有很强疼点。
2、        施灸三阴交+关元+膻中穴,灸热就集中到背部上半截的心腧、肩胛骨及双肩应该就是早起的疼点。
3、        施灸阴包穴+合谷,有四个现象:a、左臂外侧一直有一经络线疼热(比之前几天疼减弱许多),对照图自认是小肠经;b、头部的灸感自从施灸至70分钟全身微汗,全身热灸感消失,头部清醒再无明显灸感;c、施至灸70分钟全身微汗后,灸感集中到双侧囊肿的涨疼上,且持续55分钟(施灸至不疼结束艾灸);d、施灸整个过程有100分钟腹腔有气团蠕动感,且蠕动路线比较有规律:现在两侧囊肿胀动,再到腹腔,再停留至小腹部,最后蠕动转至胃部,并不断上顶,再慢慢消失,且不断重复。
4、        今天施灸的最后一组穴位是风池穴,一改往日强烈灸感,几乎扑捉不到灸感,是不是与阴包穴+合谷的灸感有关,或许是经络有所改观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3

好友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突出贡献 论坛元老

110#
发表于 2014-4-25 05:33:43 |只看该作者
乐呵呵 发表于 2014-4-22 22:24
中午12:30施灸:三阴交+关元+膻中穴
15分钟,心腧上下、腋窝、腹部有灸热感;
20分钟,后脑勺、双肩胛骨有 ...

1最近施灸完关元穴肚子上总是有一层水,脚后跟内侧水泉穴附近日长了几颗脚气。
——这个出脚气或应跟囊肿有关。我的判断是囊肿应该在缩小

2.2连续三日干咳。老师,我的左手大拇指有近日疼无法做叉腰的动作,尤其早起疼得厉害,干咳让我发现左鱼际穴非常疼,几乎无法碰,就连续施灸此穴近120分钟,期间小肠经经历的左肩胛骨和左上臂外侧以及左臂肺经经历的部位都有明显的疼感、热感。施灸完120分钟,小肠经和肺经所在之处或者没有灸感或者只有温温的感觉,干咳也消失了。
做的非常棒!

3.今天施灸三阴交+关元+膻中穴,灸热感出现的部位比较多:心腧、腋窝、腹部、左胸、左乳、肩胛骨、后脑勺、胳膊肘等,看来是艾灸不断反复地修复这些曾经攻克的部位。关元灸完依然有一层水。
——疏通经络并不等于完全康复了,也不等于病灶全部消除了。只能说是对身体的威胁在不断的减小。以上出现的热感是在修复,也是在不断的巩固。
——关元出水,是小腹的湿气在不断的被拔出来,是利好无疑。

4.此次施灸风池穴120分钟,是因为施灸60分钟时,头顶病灶部位似乎刚刚被灸热触动。将灸感从头顶传递至前额发际处就用了40分钟,再将头顶至发际处从木、胀、疼、凉感转变为麻、刺、略微有点热感,也就是那着经络通畅前的特有灸感,又用了50多分钟。正如老师所言,此处是个顽症之处,难以攻克,但施灸2小时,还是有明显灸效,我很有信心和耐心坚持的。
—— 后脑部的问题已经有所改观,身体已经在迫不及待的向前进攻了,头顶,额头,印堂,鼻子,太阳穴,会是后面出现反应较多的地方。

艾灸注意事项:1、艾灸四小时内不碰水(包括洗碗、洗澡等);2、可以适量喝一点温水、前后一小时不饱食;3、艾灸时室内不要有对流风或有风直吹身上、灸后注意避风。4、本论坛的孕期艾灸均是个案,孕妇请勿擅自模仿操作。
女性艾灸者在有受孕可能的情况下,请务必自行停灸。
5、一般连续灸满7天休息2天(潜龙另有要求除外),【休息情况继续反馈,等候管理员提亮后调整方案】(如遇未及时回复参照本版通告栏指示操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潜龙实证艾灸论坛

GMT+8, 2024-6-28 08:31 , Processed in 0.12625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