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我灸中脘和足三里总后浊气上行! 
 乙:如何灸的?  灸多久?每穴灸多长时间? 
 甲:艾盒灸,中脘用三孔的艾盒,每次20分钟,灸3天了。   乙:过犹不及。 
“凡头顶,止于七壮至七七壮。鸠尾  巨阙,虽是胸腹穴,灸不过四七壮。若灸多,令人永无心力。如头上穴,若灸多,令人失精神。臂脚穴,若灸多,令人血脉枯竭,四肢细而无力。既失精人,又加细瘦,即令人短寿。”——《资生》 
 潜龙艾灸(417262064) 16:34:19 
《针灸资生经》王执中撰,作者南宋人。此书成于1220年,距今近八百年。 
当时灸法以直接灸为主。一壮以现在时间计算有3分钟左右,甚至有5分钟。 
“凡头顶,止于七壮至七七壮。”——七壮=21分钟左右;“七七壮。”=49壮=49*3=137分钟。   乙:艾灸源于灸爇 始于北方,《内经》就有总结了。大壮 小壮  婴幼儿的雀屎壮时间都不一样。 
 
 潜龙艾灸(417262064) 16:37:52 
现在的头顶温灸,20-30分钟,总不算过的。即使雀屎壮,最少1分钟。 
 乙:参看 古籍文献记载 黄帝灸法 扁鹊灸法  窦材灸法。。。急危重症  可用300-500壮  艾灸 
 潜龙艾灸(417262064) 16:41:01 
如果以现在的温灸来看,时间和量总嫌不够的,对不?   乙:恩  但 我觉得 就像针治者  在得气之后 留针 几呼几吸 ;当代艾灸 我以为  要有灸感 之后  再算时间  为妥  
 潜龙艾灸(417262064) 16:44:53 
呵呵,不谈针。真正的针者非醉心于此者不可。 
 乙:灸者 亦然  
丁:老师,有群友开始刚接触艾灸的灸感比较强,后来就没有了。是什么原因啊?
   潜龙艾灸(417262064) 16:54:20 
久旱逢甘霖,不旱了自然甘霖也就无所谓甘了。(编者注:若从有灸感起算时间,因人各有异,也恐为不妥。) 
 ——辑录于潜龙艾灸实证基础群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