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菉菉如竹 于 2020-2-7 07:58 编辑  
 
《合谷穴与鼻塞的二则实证》  
十二经脉皆有标本,《灵枢·卫气》:“足阳明之本,在厉兑,标在人迎颊下,上挟颃颡也。” 颃颡,是指软腭以上至鼻后孔间的空腔,即鼻咽部。即咽的上部与鼻腔相通的部分,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必经通路。     实证中的两名患者,共同症状是:鼻塞和舌苔厚腻。   《素问·太阴阳明论》:“喉主天气,咽主地气”,张景岳注:“喉为肺系,所以受气,故上通于天;咽为胃系,所以受水谷,故下通于地。”   鼻塞:胃部多有寒湿,清气不能上升,日久化热,上蒸于颃颡。颃颡本为阴阳交泰之处,阴盛,故有鼻塞。 厚苔:胃夹湿浊、痰浊、食积等秽浊之邪气熏蒸舌面所致。 腻苔:主湿浊、痰饮、食积等。   肺开窍于鼻,肺与大肠相表里。足阳明胃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为同名经,同气相求。 艾灸合谷穴,可调大肠经之气血以佐肺经之能,以助相傅之力,以资精微之输布。   《针灸甲乙经》:“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 公孙穴袪脾湿。  
综上所述,在鼻塞和舌苔厚腻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可考虑艾灸合谷穴和公孙穴。    
 
  实证一 患者:4岁女童 
 
症状: 1、鼻塞有三四天了,鼻涕不多,粘黄。 2、偶尔咳嗽,感觉嗓子有点痰。 3、有两天没大便了,前段时间肺炎住院后,有三周时间一直是羊粪蛋便。 
 
第一天施灸方案: 潜龙艾灸: 
1.参考方案 
合谷穴、天突穴、公孙穴 
 
2.施灸说明 
每穴20-30分钟。   第二天早上家长反馈: 
1、今天早上孩子妈妈说,昨晚孩子睡觉挺好,鼻子不鼻塞了。 
2、孩子妈妈说早上有那么一小会鼻子有点堵。   第二天上午灸中: 灸中打了两个大喷嚏。灸毕,又打喷嚏,小鼻子喷出好多黄白相间的鼻涕。  
(本帖文字放不下,实证二见下帖) 
 
个人总结,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