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龙实证艾灸论坛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腹胀、打嗝、子宫肌瘤

[复制链接]

2

主题

0

好友

129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178#
发表于 2023-4-15 14:24:5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黑龙江-春暖花开 于 2023-4-15 14:28 编辑

  4月12日(第一天),用150克重阳悬灸。灸中,打嗝,吐水少,换了两个姿势灸,站着灸时间长,做着灸时间短。共悬灸1小时。心不定,感觉艾烟呛,灸后鼻腔干燥,口渴。热感不明显。灸后排气了。4月13日,灸后的第二天一天未大便,小便正常,一整天肚子胀,想排排不出。
  4月13日(第二天),灸中,排气,打嗝,吐水多点。灸30分钟,打哈欠,流眼泪,流清鼻涕多,单盘做着悬灸,共灸1小时,今天没感觉艾烟呛,灸后鼻腔干燥减轻,口渴比昨天轻。热感明显,近60分钟时,头微热,颈部微潮。1点半小便,平时是一觉天亮,第二天早上5点多排便,有型,黄,较粗。
  4月14日(第三天),共悬灸1小时,打长嗝,吐水,排气1次。灸中未打哈欠,流眼泪,流涕,单盘做着悬灸,灸中鼻腔干,口渴又轻点。有热感。1点半小便,4月15日早上5点多排便,较多,黄,先粗后细。有黄干鼻涕在鼻腔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好友

129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177#
发表于 2023-4-12 16:39:43 |只看该作者
——吃饭多少和油水的多少无必然的关系,但吃饭的香与不香则一定和脾胃的气血功能有关。

最近四五天,我感觉我吃饭量正常了,比如说吃一小碗菜,吃一张饼,喝一小碗粥,能饱(以前至少得吃2-3张饼)。今天中午我吃一中碗面条,吃饱了。(以前在外面吃面条比如一碗汤面,或者炒面,我吃不饱,还得吃一张饼,或者再吃点别的东西 ),我再观察一下,这种我认为的正常饭量不知以后是否能增多?
——应和健康时的饭量进行对比,方可知晓是多或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好友

129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176#
发表于 2023-4-12 16:26:50 |只看该作者
——所有的磨难都是助你成长。这句话好听难行,因为难行所以能行。因为能行,所以愿行。

我品,我细细品。
请教老师:1、颈后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是不一般情况下,有高血压的人,动脉狭窄几率高一些。
——动脉所经,携氧而行。所谓狭窄者,阳不足以化湿,阳不足以化寒,阳不足以化瘀,阳不足以化浊、阳不足以化邪之故也。

             2、我一直在吐水,身体内湿浊痰浊这么多?通过艾灸才发现,我的脾胃问题这么严重,这打嗝也一点点在深入。是吃的所导致的吗?每次吐黑物质, 是胃的反映?
——所吐者,非独宿湿也。脾运不利,日常饮食,水液行缓,缓则易滞,滞则为湿。打嗝者,气滞也。肺胃气滞所存。所吐物色为黑者,胃之存腐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3

好友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突出贡献 论坛元老

175#
发表于 2023-4-12 16:13:01 |只看该作者
黑龙江-春暖花开 发表于 2023-4-12 15:54
——如果你不是受戒者,不必一定要做到过午不食。尤其你的脾胃问题比较突出,故饮食这方面遵守“清淡易消化 ...

不想吃就不吃。想吃就吃,注意分寸即可。

普通人机缘不到,强迫自己过午不食,违背了道法自然之意。自然而然,方是真谛。
艾灸注意事项:1、艾灸四小时内不碰水(包括洗碗、洗澡等);2、可以适量喝一点温水、前后一小时不饱食;3、艾灸时室内不要有对流风或有风直吹身上、灸后注意避风。4、本论坛的孕期艾灸均是个案,孕妇请勿擅自模仿操作。
女性艾灸者在有受孕可能的情况下,请务必自行停灸。
5、一般连续灸满7天休息2天(潜龙另有要求除外),【休息情况继续反馈,等候管理员提亮后调整方案】(如遇未及时回复参照本版通告栏指示操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好友

129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174#
发表于 2023-4-12 15:54:5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黑龙江-春暖花开 于 2023-4-12 16:50 编辑

——如果你不是受戒者,不必一定要做到过午不食。尤其你的脾胃问题比较突出,故饮食这方面遵守“清淡易消化”这个基本原则即可。

我不是过午不食受戒者。过午不食,我感觉晚上不吃饭还是很舒服的。就是不知道前一段时间为啥晚上就想吃饭,其实我晚上想吃饭,这种现象不多。当时想吃就吃了,我没刻意控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好友

129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173#
发表于 2023-4-12 15:47:43 |只看该作者
——当时你在微信群里求助时我有点严厉了。这种排病如果没有特别情况(比如难受难忍、紧急、对工作生活有重大影响等)继续守方为最佳,因为这种排病是你在按方施灸了一段时间身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时出现,排病现象和前期的施灸之间具有明确的因果关系,故不宜干扰,让身体按照自己应有的程序进行修复是最符合天道的。

今天在这里给你解释,希望得到你的理解。也希望能看到这段话的灸友以后遇到诸如此类情况时能有所淡定,有所知解。



感谢老师,当时没给方案,就说明不需要,我当时就心安了!您就是定海神针。然后我就接着灸了。反正这次排病没有得病时厉害。而且排病时间也不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3

好友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突出贡献 论坛元老

172#
发表于 2023-4-11 11:38:03 |只看该作者
黑龙江-春暖花开 发表于 2023-4-10 15:15
接着反馈:    1、前几天发烧后,灸后第二天,我体会到了,饿吃不下的感觉,觉得没劲,这种状态只持续二天 ...

针对你反馈的鼻翼干、便干,试试大鱼际穴。灸过三次后反馈。
艾灸注意事项:1、艾灸四小时内不碰水(包括洗碗、洗澡等);2、可以适量喝一点温水、前后一小时不饱食;3、艾灸时室内不要有对流风或有风直吹身上、灸后注意避风。4、本论坛的孕期艾灸均是个案,孕妇请勿擅自模仿操作。
女性艾灸者在有受孕可能的情况下,请务必自行停灸。
5、一般连续灸满7天休息2天(潜龙另有要求除外),【休息情况继续反馈,等候管理员提亮后调整方案】(如遇未及时回复参照本版通告栏指示操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好友

129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171#
发表于 2023-4-10 15:15:02 |只看该作者
接着反馈:
    1、前几天发烧后,灸后第二天,我体会到了,饿吃不下的感觉,觉得没劲,这种状态只持续二天。最近吃饭特别香,对口味没有特别要求,感觉能吃饱就好。量又减少一些。以前每顿饭吃的比别人多,家里人说可能是我吃的和油水少有关。

——吃饭多少和油水的多少无必然的关系,但吃饭的香与不香则一定和脾胃的气血功能有关。

2、已经有十多天未悬公孙穴了,最近盒灸中府穴(两个双联脐灸盒)巨阙穴、中脘穴、神阙穴、关元穴、曲池、支沟穴、足三里,然谷穴。灸上后,就会睡着,本来打算灸完,然后再悬公孙穴。未实现。

3、现在是鼻子里有黄的干鼻涕,粘在鼻腔处,鼻子干,有一天,早上鼻塞憋醒。现鼻翼不那么干燥了。

4、早上起来,肚子依然咕噜咕噜响。平时也会打长嗝。近几天,每天虽然大便,但是排便时,便少,有点干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好友

129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170#
发表于 2023-4-7 22:13: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黑龙江-春暖花开 于 2023-4-12 14:44 编辑

盒灸:巨阙穴、中脘穴、神阙穴、关元穴、然谷穴、内关穴
悬灸:公孙穴

1、主诉病情变化:
(1)按此方案先盒灸,后悬灸1小时,共灸6天(3月14日至19日),灸中前2天未打哈欠,流泪,出一点鼻涕,2只150克重阳悬公孙穴后,后背汗水,凉。17号灸中打哈欠,流泪多,清涕多,心胸,后背出汗水多,而且排便多。公孙穴处有灸痕。
2)20号只灸后背,出差了。
(3)声音从胸膛处发出感觉很明显。
(4)出差第一天,1点半到哈后,吃了一面条,用辣椒油拌黄瓜条,多吃了几口,晚上到住宿地方就吐了一口辣椒油,揉揉心窝处,吐水,晚上在食堂吃了花卷,吃后转一圈,感觉有便意,排许多。第二天下午8点多就睡,在听课时,出清涕,流泪。第三天,在宾馆8点多就睡了,睡中觉得冷,然后出汗,反反复复一直到第二天六点多,感觉有点冷。回家时,做车之前感觉冷,但是在车上出汗了。到家后感觉手尖凉,手心热,一量发烧38.2度。用甲流方灸前后背一次,灸前后都有汗水出,第二天体温正常。这次发烧,不知是否是甲流?但是总体感觉症状不严重。

——大概率是甲流。

(5)用甲流方灸前后四天,感觉把多年的鼻炎灸出来了。

两个鼻翼干燥,微疼,干鼻涕。痒,揉着舒服。揉后打喷嚏,偶尔咳一两声,印堂穴(前天悬灸近30分,舒服),前额处有点胀。后来按论坛方案灸了一次,盒灸,悬灸公孙穴1小时,然后悬50分钟印堂印。这次和当时得鼻炎时不一样,只有两天感觉重,然后就很轻,鼻塞,能忍受住,鼻翼干燥,也没有生病时严重。7天。症状很少了,现在就是鼻子有点干。

——当时你在微信群里求助时我有点严厉了。这种排病如果没有特别情况(比如难受难忍、紧急、对工作生活有重大影响等)继续守方为最佳,因为这种排病是你在按方施灸了一段时间身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时出现,排病现象和前期的施灸之间具有明确的因果关系,故不宜干扰,让身体按照自己应有的程序进行修复是最符合天道的。

今天在这里给你解释,希望得到你的理解。也希望能看到这段话的灸友以后遇到诸如此类情况时能有所淡定,有所知解。


5)中午近11点,晚上4点到六点这个时间段,最近没有特别疼或者难受的感觉。近两天,在这个时间段,胃有点反酸直接吐水,然后排气。

  (6)4月7号,背后以前的痛点又疼了,但是能明显感觉比以前轻。流一点黄涕。鼻涕粘。
(7)4月5号清明节气灸,在晚上灸的,双悬,粗5.5至阳悬中脘70分钟,150克重阳神阙90分钟,盒灸足三里,然谷穴。灸中打哈欠,流泪,出了许多鼻涕。又吐了许多,水少,白色粘液多,又吐黑色物了。4月6号灸了和5号灸的一样,共悬灸1小时,吐水少。神阙穴150克重阳灸,不感觉热。
2、体重情况:这两天体重增加94斤。感觉肚子有点大了呢。——暂时的艾灸反应。

3睡眠情况:睡觉一直很好。早上吃完饭依然会睡觉,或多或少,每天中午都午睡。总是喜欢在灸中睡觉,或者一灸上就睡觉。

4饮食情况:纯素,基本以面食为主,粥,面条,馒头,自己做的包子,我做的包子,少油,放姜,放点盐、酱油。米饭,吃的少些。菜吃的少。有时不想吃。喜欢吃粥,提前进入老人时代。水果几乎不吃,不馋。现在对外面的东西惦记少些。麻花吃了一次,半根。油条也吃了一次,只吃了一小段,油大,不敢吃了。吃的量少一些。但是也感觉比别人吃的多。今年春节后,过午不食没有全部做到,是身体退步了吗?时而在晚上就想吃饭,然后吃点。有一天吃点大米饭,干豆腐卷。晚上能清楚的感觉胃胀,心窝处凉。我没灸,心想惩罚一下自己,让自己吃,管不住嘴。哈哈。

——如果你不是受戒者,不必一定要做到过午不食。尤其你的脾胃问题比较突出,故饮食这方面遵守“清淡易消化”这个基本原则即可。

5二便情况:小便正常,有两天晚上小便,大便时粗时细,黄,出差第一天早上排便,晚上排便,很多。第二天,第三天未排便。回家灸后排便。

6精神气色:总体精神气色很好,春节后身体懒洋洋的,总感觉有些迷茫,不知所从。早上不愿意起,睡到自然醒,5点多。这几天乏力感没有。近两天,头脑清晰,精神状态好。脸上皮肤有光泽,斑点减少。

7月经:月经28天,先来紫黑,后红。量少,无血块,经期无困倦感了,特别想睡的现象。行经5天。时而流白带,黄带。

8、其他要需要说明的:3月中旬以后,感觉自己又被环境影响,觉得自己应该放下了,其实什么也没放下,别人的言行依然影响我,总被环境转。总劝自己少说话,可是还是没有忍住,“静做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执行的不好。总在跟着自己习气走。
——能认识到总被习气、业力所左右相比绝大多数人也是不小的进步。

9、我的十个手指都有月芽。我以为人都应该这样呢,有一天在论坛不知看谁的贴子了,说手指月芽长的慢。
——半月痕都有说明底子还是不错的。

10、和我同龄的一个女同事,得轻微脑梗了。不敢想,如果没有这三年的系统艾灸,我真不知我会啥样,也许一个新冠就把我打倒了。

——有缘艾灸,则身体的健康得到了一份保障。但并非艾灸可以保障一个人的一切。

11、现在想想其实鼻炎灸出来是好事,其实难受,忍过那个时间,感觉就好了,一切都会过去,当时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不能顺其自然。

——所有的磨难都是助你成长。这句话好听难行,因为难行所以能行。因为能行,所以愿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3

好友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突出贡献 论坛元老

169#
发表于 2023-3-12 12:57:12 |只看该作者
黑龙江-春暖花开 发表于 2023-3-9 16:25
1、主诉病情变化 :
(1)按此方案灸第3天,红鼻头出现,我还以为会和2021年5月一样,还得好几天能消失,结 ...

继续守方。
艾灸注意事项:1、艾灸四小时内不碰水(包括洗碗、洗澡等);2、可以适量喝一点温水、前后一小时不饱食;3、艾灸时室内不要有对流风或有风直吹身上、灸后注意避风。4、本论坛的孕期艾灸均是个案,孕妇请勿擅自模仿操作。
女性艾灸者在有受孕可能的情况下,请务必自行停灸。
5、一般连续灸满7天休息2天(潜龙另有要求除外),【休息情况继续反馈,等候管理员提亮后调整方案】(如遇未及时回复参照本版通告栏指示操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潜龙实证艾灸论坛

GMT+8, 2024-6-20 19:48 , Processed in 0.05971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